“平日里的颁奖典礼多在庄严肃穆的大礼堂举行,而今天,我却在童年时练功的那个场地上接受老师的颁奖,心情格外不同。”6月12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校园内那座被誉为“金字塔”的建筑前人头攒动。该校2002级表演系校友、著名演员黄渤从昔日恩师手中接过奖杯,感慨万分。“小时候学校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对着‘金字塔’大声练晨功会有回声,今天终于亲耳听到了。”他的声音中满是怀念与激动。
当天,北京电影学院在其海淀校区隆重举办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奖颁奖典礼,同时开展主题为“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下的电影创作与教育”的研讨活动。此次电影学院奖,2002级表演系校友黄渤和2006级表演系校友朱一龙共同荣获电影表演奖,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两位获奖演员分别发表了深情的获奖感言,北京电影学院也特别发布了相关影像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获奖者的姓名将被永久镌刻于校内标志性建筑“金字塔”之上,成为学校影视艺术精神的象征。
据了解,北京电影学院奖自1992年创办以来,旨在传承电影教育的优良传统,提升中国影视艺术的整体水平,表彰在电影、电视艺术领域中有卓越贡献的师生及历届校友。该奖项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著称,彰显了北京电影学院对影视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2019年,学院奖重启评选,首届得主是1978级摄影系校友、著名导演张艺谋,他凭借影片《秋菊打官司》获得了首届电影学院奖,并被刻名于校园的“金字塔”上。
展开剩余70%本届颁奖典礼创新地选择了户外场地。当天中午一点前,众多学生早早聚集在“金字塔”周围,期待目睹自己的学长和偶像风采。黄渤、曹保平、朱一龙的出现令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致辞中强调,学院奖兼具专业性、权威性与教育性。今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以及新中国电影教育75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第四届学院奖意义非凡。“学院奖不仅是对优秀电影作品和艺术家校友的表彰,更是对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深情致敬。通过研讨会、作品放映等形式,学院奖成为连接电影创作与教育的重要桥梁。”
周志军鼓励全体师生及校友聚焦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脚踏实地,群策群力,创作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获奖者朱一龙在领奖时深情表示:“‘金字塔’对我而言,是一座充满能量的神圣之塔,它凝聚了几代学生的理想、奋斗和热爱。能够看到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上面,我感到无比荣幸。我希望将对电影的热忱注入这座能量塔中,继续传递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感谢所有老师和学校的培养,我会更加努力。”
此次颁奖礼上,剧集类和电影类获奖作品悉数亮相。除校内领导和专家学者外,著名导演李少红、黄建新也担任颁奖嘉宾。1995级导演系校友陆川凭纪录片《北京2022》获奖;1985级文学系校友曹保平凭借电影《涉过愤怒的海》荣获电影导演奖及电影故事片奖;2002级表演系黄渤和2006级表演系朱一龙则凭借各自作品并列获得电影表演奖。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俞剑红在采访中指出,学院奖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承载着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精神。所有历届获奖者的名字镌刻于“金字塔”上,激励在校学子继承光荣传统。当前,学校致力于拍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派作品,弘扬中国精神、价值观、故事和审美,展现中国力量。“学院奖质朴无华,却极具艺术深度,是我们鼓励学子追求艺术极致的最好体现。”俞剑红如是说。
颁奖仪式结束后,主题为“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下的电影创作与教育”的研讨会在海淀校区举行。著名导演谢飞、黄建新、侯克明,电影摄影大师穆德远,电影学者钟大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等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荣誉会长霍廷霄及获奖校友刘佳茵等十余位校友参与现场交流,围绕电影创作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度探讨。
新京报记者 刘洋报道
发布于:山东省富成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平台-配资评测网-股票配资行情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